一年级
一(2)班
王百川
设计说明:我设计的数学节标志是一个小飞船的样子,代表数学可以带领我们遨游与探索广阔的知识空间。半圆形的船舱是量角器,下面长长的椭圆形船身是一把尺子。环绕在船舱周围的彩色数字代表飞船散发的数字光芒。小飞船又像一个小太阳,显示出儿童数学节的活力。
一(5)班
周舒童
设计说明:用数学中无限符号作为主要元素,∞代表我们对数学、对知识的无限追求。Logo中将∞符号引申为大海的波浪,映射知识海洋,以力学“力”字的主要笔画作为助力的风帆。将∞符号和数学的英文首字母M联系在一起拼接成一个“数学小超人”面具,可以用硬纸打印,稍稍加工穿绳。增加数学节的节日气氛和仪式感。
一(7)班
陈奕嘉
设计说明:字母“L”和“铅笔”组成拼音声母“LX”象征力学小学。既有强度,更有深度,既是指力学,又有励志、励节的信念。“1、2、3、+、-”说明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刻度尺、π”等符号说明数学深奥有趣,等待孩子们的探秘。“写着数学符号的纸”以黄色为底色,给人快乐、智慧和希望的感觉,代表数学的精妙和神奇将由孩子们逐一揭开。数学节的英文字母对应南京市力学小学,采用镂空字体,在湛蓝色主体色中显得更立体和清晰。
一(7)班
李熠辰
设计说明:莫比的名字来源于数学里的莫比乌斯带:将一张纸条的一端反转180度与另一端对接在一起,奇妙的莫比乌斯带就产生了。莫比乌斯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只有一个面,如果一只小虫沿着它能看到的“路”爬,会一直爬下去,而没有尽头,神似数学中的“∞”符号。每一个孩子的智慧和发展潜力都是无穷的,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无穷尽的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而通过学习数学,孩子们获得的乐趣也是无穷的。图案中的蓝色圆形代表着数学之门,下面像数学海洋,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二年级
二(2)班
徐乐融
设计说明:象征力学的直尺、象征教师的铅笔、象征学子的铅笔三者建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释义着三者合力才能稳健前行,体现了力学的教育文化。同时又建构成一个字母“A”,代表着“active”——活跃。LOGO体现了数学节的主旨:建构活跃的数学思维,领悟力学的教育文化。
二(5)班
王禹皓
设计说明:数学节Logo由“数学节”三字编排而来,以图形拼接而成。整体成同心圆,寓意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等。背景选用了钢笔、铅笔圆珠笔、圆规、直尺等数学解题的常备工具。内部由数字0-9排成,还包括了简单的数学运算符号。
二(7)班
马郗蔓
设计说明:名称为魔力数学节,数学就像魔方一样具有魔力,各种变化,拥有其乐无穷的搭配,让我们感受数学文化,享受数学乐趣。魔方在转动的过程中,就像数字在做着各种各样的运算,很是奇妙。
五年级
五(3)班
梅哲宁
设计说明:logo主体为放大镜造型。也是字母Q的造型,Q是question的首字母,也是“奇幻数学”奇的拼音首字母。同时Q的发音和“快”接近取快乐之意。这些突显了与数学相关的“发现,提问,研究和探索”的主题,同时我们也应该享受奇幻的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放大境中间的“力”,由+,-,×,÷,铅笔头,和尺子这些数学元素构成。体现了“力学”和数学的关系;一支铅笔头画出漂亮的五线谱,把+,-,×,÷等数学元素串联在一起,表明数学也是写出来的优美乐章。
五(5)班
侯乐扬
设计说明:数学节的活动是我们的节日,所以我设计了一个身着数字T恤的男孩。他手中的问号,象征着数学的世界很奇妙充满着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究;男孩脚下的“math”代表数学的英文;男孩身后的加减乘除,是数学中的运算符号。整个logo造型生动活泼,色彩鲜明,体现了数学的学科特色和数学节的趣味性。
五(9)班
高子尧
设计说明:“悟力数学节”,意指感悟数学的魔力。Logo形似一个儿童托举起充满魔力的数学天地。直尺居中,取其“直”与“度”,意指数学追求精准;圆规立起,取其“规”与“圆”,意指数学遵循规则;黄色的直尺圆规,构成了“力”的变形字,暗指“力学”;量角器绘上彩虹,暗示世界是多维的,由数学构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