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之声 | 为了未来也为你我,但愿天地安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11-01 

美丽中国之声歌曲展播继续~~~

“永恒的长生天赐予我吉祥
茫茫草原是我人间天堂

为人间虔诚呵护天地安详

为了自然和谐但愿天地安详”

一首《愿天地安

为天地你我

送上祝福与期盼

请看歌曲视频↓↓↓

[video]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x0747ohzqw1&auto=0[/video]


词作为歌曲画龙点睛,歌者为曲调注入灵魂。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愿天地安》这首歌的词作者和演唱者。

词作者:白志峰

1996

调入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后改为环保厅,先后在政策法规处、机关党委、污染控制处任职

2009

任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东部督查中心主任

2010

任内蒙古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

2016

调任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演唱者:博蒂组合 萨仁通拉嘎和玛瑙花

博蒂组合:我们出生在草原,从小喝着牛羊奶长大,对草原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我们小时候,草原水草丰美,牛羊塞道;现在草原退化了,城市环境受到污染,绿色海洋已不复往日生机。”“我们意识到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很欠缺,我们愿用歌声唤起所有人来爱护草原,爱护环境。用歌声宣传环保是我们最大的梦想。

上周我们曾展播博蒂组合的代表作《大地母亲》,点击这里精彩回顾

歌曲创作背景

蒙古族向来尊崇自然,常把江河喻为母亲,把山川喻为父亲,把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比作长生天,敬畏、遵循和爱护大自然所恩赐的天地林草山川河湖。环保工作者的职责也正是保护、呵护大自然,守护蓝天白云、山清水秀。

2013年春季,时任内蒙古环境科学院院长的白志峰同志带队深入呼伦贝尔大草原进行环保规划调研考察。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只见草原一望无垠,风光旖旎,羊群如流云飞絮点缀其间,微风吹过,一片和谐美好。

白志峰同志身为从事着环保事业的蒙古族人,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优美的环保歌曲。《愿天地安》就此唱响在内蒙古的青山绿水之间。

歌名:《愿天地安
作词:白志峰
作曲:斯琴朝克图
演唱:博蒂组合

蔚蓝的天空是我的穹帐
绚丽的云霞是你最美的衣裳
为苍天守护穹庐的洁净
为大地敞开辽阔的胸怀


清澈的河水是你动听的歌唱
巍峨的青山是我坚定的理想
为父亲呵护山川的秀美
为母亲关爱江河的圣洁


永恒的长生天赐予我吉祥
茫茫草原是我人间天堂

为人间虔诚呵护天地安详

为了自然和谐但愿天地安详


清澈的河水是你动听的歌唱
巍峨的青山是我坚定的理想
为父亲呵护山川的秀美
为母亲关爱江河的圣洁


永恒的长生天赐予我力量
茫茫草原是我幸福家乡

为人间虔诚呵护天地安详

为了美好未来但愿天地安


愿天地安

爱护生态环境

就是为父亲 母亲 爱人 孩子

谋求永恒的福祉

天地安

是最真切的祝福

天地安

是用对自然的敬畏之爱

换来的珍贵礼物

美丽中国之声歌曲征集还在继续

更多好声音 等你来分享~~


投稿方式

活动时间2018年9月22日起

作品形式与类型:

投递作品可以是原创歌曲或歌词,可以是视频、歌曲MV、音频等形式。

可以是个人作品,也可以是团队创作。

歌曲题材不限,但须保证内容健康向上,不得含有法律禁止的题材内容。

作品须保证原创,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投稿要求:

投递作品时,作者须写明作品创作立意(限200字以内)。请务必在作品中注明作者真实姓名、电话及通讯地址等联系方式。

1.若作品为视频或MV形式,需以MP4格式发送至zghjwxx@163.com,邮件主题格式为:“美丽中国之声”歌曲视频或MV+歌曲名。(视频或MV务必清晰)

2.若作品为音频形式,需以MP3格式发送至zghjwxx@163.com,邮件主题格式为:“美丽中国之声”歌曲音频+歌曲名。

3.若作品为歌词,需以Word形式发送至zghjwxx@163.com,邮件主题格式为:“美丽中国之声”歌词+歌曲名。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

编辑:程维嘉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新闻微信、中国环境新闻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10-67172392

侵权举报联系电话:010-67112822

中国环境新闻投稿zghjxw001@163.com

上一篇:“非常梦想”——四川省第三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征稿啦!
下一篇:《麒麟之歌》原创歌词征集活动评审结果公布

关注我们

征集网官方微信

征集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