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
2019年已经悄然到来,
天岗湖乡向大家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祝大家2019年福寿安康,
幸福和乐,
最重要的一点:
第五届天岗湖花·鼓节亲临现场~
第五届天岗湖花·鼓节
将于2019年3月底举行
又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日子
今年怎么玩?
方案你来定!
.
.
关键词搜索:天岗湖乡概况
魅力天岗湖
天岗湖乡地处泗洪县西南岗西南角,西、南两面与安徽省五河县和明光市毗邻,北接上塘镇,东临峰山乡,青天线、双天线呈直角穿境而过,西部有天岗湖环抱,南部有怀洪新河穿越,地势大体呈“葡萄”状,北高南低,岭湖相间,素有“三湖一河”之称(天岗湖、张套湖、香套湖、怀洪新河)。
天岗湖乡总面积90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6.88万亩,水域面积4万亩,下辖4个居委会和7个村委会,73个村民小组,7918户,3.6万人口。
该乡紧紧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要求,以打造“生态林果之乡、风光能源之乡、锣鼓文化之乡”为目标,加快乡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
乡愁印记
浓浓的乡愁总是伴着故乡那苍天的古树。
位于天岗湖乡马庄的老榆树就是这样一棵记录乡愁的古树。老榆树树龄近300年,树干直径至少1.5米,树冠高大、树身沧桑、树根虬曲、枝繁叶茂,就像一部活的历史、一本厚重的大书。她承载着童年的梦想,见证了生活的变迁,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她用榆钱、榆叶救了乡亲们的命。
最近几年,多少次有人来到马庄要买这棵古榆树,可村民们就是不卖,人们怀着虔诚的心情敬仰她。对这里的百姓们来说,这棵老榆树就是他们的母亲树、救命树、感恩树,也是吉祥树、幸福树,更是生命之树。像这样的古树,天岗湖还有30余棵。
历
史
悠
久
松林庄江淮古猿化石遗址属中新世时期,位于天岗湖乡王集居松林庄西北50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
1979年至1986年的八年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及南京地质陈列馆的考古学家、地质学家们在松林庄采石坑内共发掘到古猿牙齿八十多枚,距今约1200至1500万年;1985年松林庄青年农民潘茂冲在此发掘一具古猿的下颌骨化石、上含四颗牙齿化石,经中国科学院鉴定,距今约1500万年以上。
此外,在该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的鱼、鳄、龟、鳖、鼠类、鹿、犀牛等5纲9目26科65种脊椎动物化石,有的在我国乃至东南亚为首次发现,有的填补了我国中新世地层的长期空白,有的则为我国中新世的最早记录。经专家考证,天岗湖的松林庄继云南开远、禄丰之后,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化石宝库”和“最古猿类的故乡”。该遗址现已被列为市级保护文物。
“三乡”美誉
生态林果之乡
该乡耕地面积6.88万亩,属于丘林岗坡地、落差大,耕作层浅,产出效益低,2012年,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西南岗三万亩林果产业扶贫规划和县委林果产业扶持政策,致力发展林果。截止目前,全乡种植果树面积达1.8万亩,涵盖桃、苹果、梨、车厘子、石榴、碧根果等6大类、30个品种,其中以桃树种植为主,面积1.2万亩,每年产量在3万吨左右,产值1.4亿元。
风光能源之乡
该乡紧紧围绕新能源之乡建设发展目标,积极引资光伏、风力发电产业,目前该乡新能源产业装机容量761.9兆瓦,占地面积1.8万亩,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661.9兆瓦,风力发电100兆瓦。每年可产生清洁电能10亿度,产值6亿元,利税7000万元。
新能源项目的投产运营,为当地带来三个变化:一是科技创新改变发展模式。二是“新能源+新农业”实现绿色发展。三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项目业已成为西南岗地区新能源集聚发展、产业脱贫的“试验田”。
泗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2017年获批全国10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之一,总规模500MW,总投资40亿元,项目位于天岗湖区域和香套湖区域,占地15390亩,分别由晶科、通威、中广核、林洋、国家电投5家企业中标,项目采用渔光互补立体经营模式。
2018年5月,该项目开工建设。9月份建成并网发电,创造了领跑基地建设的新速度。项目建成后,每年发电量可达6.5亿度,年实现税收3000万元以上,渔业养殖年收入4500万元。
泗洪高传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由南京高传机电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投资成立,项目主体由升压站、风电机组两部分组成,升压站位于王集居庙庄,风电机组利用天岗湖湖边滩涂优势设计布点,沿途共25个风机点,结构采用120米桁架式塔架,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圆筒式风电机组,是中国风电史上首例。
项目于2015年8月开工建设,占地约34亩,计划投资10亿元,装机容量100MW,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2.6亿度,年缴纳税收约4600万元。
锣鼓文化之乡
天岗锣鼓是常年活跃在淮河中下游地区及洪泽湖畔的传统民间音乐。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0年秦末期间,华夏战云密布,中原烽火连天。一次刘邦和项羽两兵交战,刘邦大败。最后落得单人独骑,落荒而逃。到了天岗湖边,眼看后面追兵就要追上,刘邦此时眼前突然一亮,发现前面有一口枯井,于是他打去战马,自己却纵身一跃,跳进枯井;井口蜘蛛迅速结网,让刘邦躲过此难。项羽追兵走后,那匹战马又回来将缰绳系入枯井中,把刘邦救出。这在历史典故上叫做“垂缰救主”。后刘邦得了天下,当上皇帝,便驾临此地,封此井为“天井”。故,天岗湖又叫做“天井湖”。当地官民为了欢迎刘邦到来,认真准备了隆重的锣鼓班子,刘邦加封“天井”仪式后,又看到热闹的锣鼓,心中非常高,当即称这里热闹的锣鼓为“天井锣鼓”。
到了明代,穷人出身的朱元璋做上了皇帝,无锡太守进贡太湖银鱼,他欣然受之。朱元璋祖上三代都生活在洪泽湖畔的泗州,自小家人常说泗州天井湖银鱼味道鲜美,但由于家里穷困,一直没有这个口福。如今吃了太湖的银鱼,自然还想再尝尝天井湖的银鱼。泗州太守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到天井湖着人捕劳上等银鱼,选个吉日,敲锣打鼓送至南京,泗州不仅送来天井湖银鱼而且还带上锣鼓班子助兴,朱元璋龙颜大悦,不禁脱口而出:“凤阳有花鼓,天井有锣鼓,还是故乡亲”。那时,皇上金口玉言,天井锣鼓名声大振和凤阳花鼓一样在民间流传到今。
八十年代初,国家行政改制,因此地岗峦起伏,将天井湖畔的原王集乡改为天岗湖乡,故天井锣鼓故又改称“天岗锣鼓”。两千多年,弹指一挥间,但天井与天井湖仍在。今天在安徽省五河县境内的湖面称天井湖,在泗洪境内的称天岗湖。一湖二名,至今沿用。
历史象流水一样,泻过黄河,荡过长江,奔腾入海。美丽富饶的天岗湖不仅养活了天岗湖的人,而且也孕育出天岗湖畔的一朵艳丽而神秘的奇葩——天岗锣鼓。
2009年,天岗锣鼓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是时候展现你真正的才华啦
快来为第五届天岗湖花·鼓节投上你智慧的一稿吧
图片/张连华 编辑/胡萌萌
欢迎扫描下面任性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