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平面设计水平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强,是综合所有的环境条件所呈现出来的。
其中包括了成熟的商业社会、社会文化氛围、民主文化的传承以及从业者的职业精神等等。
今天就挑出日本的平面设计来跟大家聊一下。
日本的平面设计普及程度,很可怕
要想知道日本对于平面设计的普及程度有多高。
其实走在日本的街头 ,你就可以感受到这个国家强大的平面设计功力。
各种设计精良的店铺Logo和标牌排排站,以及优惠促销的宣传海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路上卷帘门上的插画,沙井盖上的插画,红砖墙上的涂鸦,这样一个艺术大国,没有一处不在“彰显”它的设计水平。
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史
其实日本设计的发展史很短,在二战之后随着经济发展而起步。
这其中离不开日本政府的扶持,利用国家的力量来推动设计的发展水平,从成立协会、注重教育、举办活动、让设计概念深入人心。
20世纪50年代“日宣美”成立,这是日本战后第一个全国性的设计团体,全称为“日本宣传美术会”。
日宣美每年在东京等日本的主要城市举办“日宣美展”,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作品,令众多优秀设计人才脱颖而出,日宣美也一跃成为发掘并培养战后新一代设计师的摇篮而备受瞩目。
“日宣美”作为日本战后平面设计运动的中心,开创了平面设计的黄金时代。
也在这个时候日本设计开始进行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
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够在发展现代化时能够完整地保持,甚至发扬自己的民族传统设计。
双轨并行体制、民族传统性与现代意识并重、本土文化内涵与个性文化俱佳以及审美的民族性表现强烈形成了日本平面设计发展的基本特征。
20世纪60年代日本设计中心(NDC)成立,NDC的成立可以说对日本设计具有非凡意义,同时也是时代推进的必然产物。
“NDC”成立至今设计出了众多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设计作品。
除了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海报和标志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设计外。
甚至是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风景的丰田汽车,无印良品等日本品牌,也都来自于“NDC”。
就在20世纪的60年代末到70年代,日本的平面设计就已经进入到了繁荣时期。
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的标志设计和海报设计,开始让日本平面设计在全世界崭露头角。
这届奥运会的会徽设计从影响力来说算是日本平面设计由此至今的社会作用最强烈的一次,强而有力地展示了战后日本设计反作用于社会的影响力。
因此也把一部分参与奥运会设计工作的设计师推向了世界。
日本设计水平高的原因
日本平面设计水平,发展至今,反倒是越来越厉害。
这就很奇怪了,由盛到衰才是事物发展的一贯逻辑。
但是为了维持他们国家平面设计的一贯高水平,他们倒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①对设计行业的尊重:
这不仅仅是甲方对乙方的尊重而已,日本人民普遍都对设计从业者都充满尊重。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好的设计能改变生活,只有对尊重设计更多人去参与设计,才能让设计真正意义地改变生活。
他们对设计行业尊重、对设计从业者尊重、对设计出的物件充满着敬仰和尊重。
不仅如此,他们对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也是非常完善的,设计师是一个培养周期很长的工作,如果产出不受保护,维权太难,大部分人是不愿意接触它的。
②社会审美决定水平高低:
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日本的平面设计水平普遍偏高也是这个道理。
日本五六十年代经济腾飞到现在已过了四代人,形成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有闲阶级”。
尤其是有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又不必从事专业劳动的女性(家庭妇女),她们从小学开始就注重美学,文艺方面的教育和训练,成人后又形成一个美学设计的市场基础。
插画、绘画,是她们的日常。
母亲很有品位,从而朝夕相处的丈夫和孩子也会有所感染。这是渐进是一代代积累的过程。
由此以来依靠审美能力的不断攀升,对于作品的设计观赏性也越来越独特、越来越强。
③注重下一代的培养:
国家对儿童的设计教育的重视,呼吁儿童从小就参与设计,开阔思维。
这不仅仅是在学校里增加一部分的设计类课程,还在电视节目上增加了这样的一些节目。
几年前,日本NHK电视台特地为少年儿童开设了一档设计类教育节目,名字叫《Design あ》,翻译成中文就是《啊!设计》。
节目从设计的角度出发,专为儿童设计,每集只有短短15分钟,且内容简明易懂。但视角独特,充满对思维的启发,不少成年人也对它赞不绝口。
这档高质量设计节目的诞生,离不开这些日本一线的设计师对教育的支持。
为了发展培养下一代设计师,社会各界都在参与其中。
④社会艺术氛围浓厚: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漫画大国,漫画产业水平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的位置。
并且国家设计类的院校多,教学质量强。
每一年的漫画展览、艺术节、设计展数不胜数。
整个社会风气艺术氛围浓厚。
⑤方向正确:
日本平面设计之所以能够走得越来越好,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大步伐去迈进的方向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日本传统审美思想中受禅宗的影响推崇少而简约、极简的风格,这种特性与现代设计的要求不谋而合。
各类信息、数据爆炸的年代,现代人崇尚简约的生活放肆,而现代设计也开始以极简主义为主导,因此不谋而合。
微博:品牌设计视角(百万品牌设计大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