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刊讯】热烈祝贺本号诗友作品入选《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8年第2卷!!!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3-17 

诗摘词选

带您品味诗意人生

热烈祝贺《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8年第2卷出版


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8第2卷正式出版

  主    编:蔡正辉

  本卷执行主编:王淑梅

  本卷编委:盖清涛 高殿文 蔡教光

       余奕彬 雷 春 戴 华

       张 社

《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长期征集优秀诗词稿件,收满一辑出版一辑

《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现正征集2019年第1卷作品,欲入编的诗友请速将作品投递本号邮箱。

《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已在网下出版二十多辑,由著名诗人袁第锐题写书名,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国际流行小16开,采用优质轻型纸印刷。系多人合集。

每人每辑可投稿诗词作品50首至200首,若无明显质量问题,可全部刊载。每位作者可配发300字左右简介,单色照片一张(据所占版面仅酌收50元版面费)。刊载100至200首诗词只需700元至2000余元,是当前最经济的诗集出版方式。

作者可获相应数量的赠刊(另行购买,八折优惠)。

每卷将赠送海内外主要诗刊、诗词学会、著名诗人、图书馆等交流收藏, 并推荐给《中国诗词选刊》 选刊佳作。

请作者将作品按顺序排列整理好后提交给主编。质量佳且作品数量多的诗友将会被聘为本卷编委。

事宜咨询:执行主编微信:m594166461

本号邮箱:mm0127m@163.com

注意:请附通讯地址、手机号码,真实姓名以便联系寄书。收满一辑出版一辑,此征稿长期有效。

  

盖清涛

诗人简介

  盖清涛,网名海浪,1957年人。原籍河南西华,现定居珠海。全程参加了“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和“神舟五号”之前的中国载人航天两大工程研制。数次参加导弹试验、火箭加注、卫星发射任务。获国家、军队、部委级八项和军级多项科技成果奖。1997年授解放军某部首届优秀科技人才最高奖。事迹录入1999年版《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在《诗词选》《诗词月刊》《诗刊》《九州诗词》《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7诗词日历》《红岩文苑》《金土地》《诗词百家》《马邑诗词曲》《黄浦江诗潮》《古今诗人颂绳武》《坦洲文艺》《香洲文艺》《毛泽东颂歌》等多种报刊书籍有600多首格律诗词发表。原北京《西山诗社》和《紫禁文学社》编辑部主任、《西山红叶》主持,《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6第三卷、2017第一、二、三卷编委,巨型诗集《黄浦江诗潮》副主编;现为曼殊诗社副社长,中华网络诗社常务副社长兼《中华网络诗刊》主编,上海格律诗词社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诗集序

  盖清涛先生在本辑所收录的作品是近一年间的新作,与去年第三卷时隔不久,似见旧貌,又别有新意。雄劲的风格、豪迈的气概依旧如初,其措辞则更见明快凝练,炼句对仗更见严谨,悠扬跌宕的灵动性更具神韵。

  清涛先生善于在日常生活中以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捕捉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事物,通过浓淡相替的笔墨赋予事物诗的色彩和韵味,其文辞妥帖,铺陈端雅。如《花瓶》《气球》《驾车过某高速路省际收费站见闻》《观珠海叠石即海天砥柱》等作品,皆反映出其对细微事物的洞察力,凝聚了对事物所涵盖的哲理思索。通过有序有力的渲染,创造出景思交融、藉意清远的艺术意境,引发读者的联想,正可谓是理意无穷,耐人玩味。

  清涛先生近期的作品在取题立意上更为严谨,既有主体,又见旁衬,更引思远。如五律《咏清华园之荷塘月色》一诗中两联“凌空划萤火,枕水睡花神。柳钓镜中月,蛙呼心上人。”借萤火、蛙鸣渲染了环境气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使全诗更富有意趣,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再如五律《咏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影落中南海,灯辉德胜门。容量涵日月,气势柱乾坤。”开阖跳跃,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军人本色。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的气氛,别具艺术特色。从大处勾勒,从细处落墨。大处见气魄,细处显神采,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清涛先生此辑中有很多关注时事要闻,针砭时弊,抨击恶劣品行的作品。其笔锋犀利,往往能切中要点,一针见血,把握住时代主旋律,用大视野来剖析社会现象,饱含着寄愿社会环境安宁和谐的正能量,其积极向上的行事作风在作品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如《叹几起女孩乘顺风车遇害》《长春长生公司假疫苗事件随想》《挥刀砍人者戒》等等作品,敏锐地把握住特定的社会现象作为触发诗思的契机和媒介,与时代同步,反映大众心声,彰明出鲜明的正义感,使其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其文辞凝练,往复顿挫,情切意重感慨深刻,其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令人唏嘘发人深省。这些诗反映了国人的心声,同时也表达了清涛先生刚正不阿的军人情怀,

  选材的多维度反映出清涛先生视角的开阔,融身于这广博的天地间,无论是寄情寓意于山水风月,还是遣怀言志于春华秋实,清涛先生的作品措词严谨,意境明朗清丽,笔墨饱满酣畅,其洒落之韵充满了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的灵气,于平淡中巧含工丽,藉意浑涵微妙,入目之际令人生发一种心领神会之妙。

--王淑梅

  

李运泉

诗人简介

李运泉:广东梅州客家人,现在深圳市工作。其作品近年来多次在全国性诗词比赛中获奖。先后出版有歌词集《山歌传唱客家人》、诗词集《涧水峦烟》和《春送一帆斜》等。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

诗集序

再次收到李运泉先生的作品,其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为其敏锐的观察力,超脱的语言风格而赞佩。

择题什么样的事物起笔成诗、落笔成佳作,是诗人创作的主要运脉,运泉先生能将风景人物与哲理情事巧妙整合融汇,运用诗家语表达出事物的特性及个中所涵及的生活哲理,起承转合顺流成势,足可见其对诗词格律的创作技巧已运用的得心应手。

我们来欣赏此辑中的诗句“桃李邀春春易醉,江天得月月常明。”移情入景、情景交融,遣词用字,精当准确,一意贯连,意境含蕴而丰富。再来欣赏“潇洒青春尘路远,平凡岁月惠风和。”写景寓怀,风韵洒落,摘本辑所录诗句“春光似酒心先醉,草色如茵韵也丰。”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相互渲染烘托,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本辑所录《春满鹏城一百韵》中的诗句“新燕裁新色,和蝉奏响弦。竹林呼赛事,春茧枕波澶。”“荔枝花满径,龙眼穗摇芊。梅子圆青树,桐花照碧泉。”语句极为工整,又见厚重有力,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本辑所录古风中摘读诗句“盘根错节落英厚,惹得灵禽各自歌。日照金山添胜慨,疑是熔炉佛面酡。”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景,可谓曲笔传神。再看《参差又见紫薇花》一作中诗句“去去携云应不差,行行浸月更无哗。莫将心绪付长嗟,当许人生奏响琶。”借物喻人,浅语遥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情韵与理趣自出。

摘读本辑所录《鹏城咏花(十阕)》中词句“菩萨蛮·勒杜鹃-影与江风伴,心共斜阳暖。南粤赋春声,思君寄远宁。”化情思为景物,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踏莎行·木棉花-意气临风,彩霞同俏,豪情把盏冲云表。殷殷依旧报平安,谁裁一幅英雄照?”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和寓情于事等修辞手法。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使人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

品读运泉兄的作品让我们通过一幅幅山水风物的旖旎画卷,洞析其丰富的含蕴,感受到景中有物、物中蕴意的美好意境,耐人寻味。

--王淑梅

高殿文

诗人简介

  

  高殿文,1960年7月出生,在北大荒工作生活奋斗了几十年,把毕生经历、心血和汗水都倾注在广袤的山水间,把无限的感慨化作诗行,镌刻于记忆里。“写诗难,难写诗,天天难写天天写;读书苦,苦读书,日日苦读日日读”。已出版了《黑土放歌》、《黑土情怀》两本诗集,其作品已获2018年“新绪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十大人气作家殊荣,诗歌在《诗刊》、《仲夏诗刊》、《晨风诗词》等刊发。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诗集序

高殿文自2012年已出版了《黑土放歌》、《黑土情怀》两本诗集。今年,他在新创作的千余首诗歌中撷取精华,集结成册与读者见面了。这些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诗行里处处浸润着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和一片赤子深情。作者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高度凝聚、升华成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此诗卷是在原两本诗集创作的基础上,以更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体现了作者不断学习进步,内涵提升,初见端倪的诗词意境,这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一本集作者之大成的诗集。诗歌既充满诗情画意、字字珠玑,又闲情逸致,如沐春风;既谈古论今,博采众长;又山水田园,徜徉恣肆。该诗篇的最大创作特点是:以有形之物寄托胸臆奔放之毫情,以平实质朴笔调赋予含蓄隽永家国情怀,兼具风格淳朴,豪迈细腻的多样手法,传递正能量,抒发了作者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浓浓之意。正如《故乡情怀》一诗中写到:

穿越如歌的岁月时空,

山也是情,

水也是情。

家乡的一草一木时刻把我的灵魂牵动,

苦也难忘,

乐也难忘。

自然轮回的春夏秋冬,

浇铸了我无悔人生的大厦。

饱经风霜雪雨的日月,

锤炼了我如松的性格。

透过激情燃烧的过去,

置身天边的绚烂晚霞,

一梦晶莹。

作者高殿文,在北大荒工作生活奋斗了几十年,情系黑土,扎根边陲,对于这片沃土,他把心血和汗水都洒在这里且化作诗行。我们从诗的字里行间体悟到他的辛勤耕耘与甘愿奉献。如作者在一楹联中写到:写诗难,难写诗,天天难写天天写;读书苦,苦读书,日日苦读日日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者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徜徉诗海,佳作连连,不得不令人钦佩。诗歌中字字行行都是作者与黑土真情的深切表达,每首诗歌都抒发了他对事业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人在诗中,诗在心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

诗是人类语言的精华,这些诗严格讲可能还有一定瑕疵与不足。但相信作者将通过进一步探索努力,扬长避短,拓展思路,积累经验,在诗坛这个神圣领地会锦上添花,将会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读者。

--彭荣君

杨成辉

诗人简介

杨成辉

网络名,海霞飞扬,来自电白,海霞之乡。

迎雨奋飞,风起帆扬,从教从政,和气致祥。

不博不精,不比不攀,享受自我,知足阳光。

夕照竹园,宁静悠然,艺海漫游,雅趣无边。

学诗填词,曲赋习研,偶得佳句,抒怀吟宣。

捕光捉影,足遍山川,微距全景,开心每天。

翰墨之缘,情系少年,秦篆汉隶,道法先贤。

临帖弦前,读诗泉边,无意名利,陶冶心田。

传统文化,屹立峰巅,源远流长,世代相传。


诗集序

此辑所录杨成辉先生的诗词联赋作品,在主旨精神和艺术风格等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

其绝句:讲究字词的搭配、音律的和谐,或凝练精致,或闲雅幽远,无一不笔至意随,素简而真淳。摘辑中诗句来欣赏“宛醉青稞酒。朱颜抹彩霞。”“荷影随风舞,清辉照紫台。”“金菊满篱秋未见,江天一色雁高翱。”诗中见景景中有诗,交相烘托渲染,既具视觉感,又兼节奏感,形成了即时感十分鲜活的审美意趣。

其律诗:对偶和押韵的章法运用得从容自如,寄情于景,托景寓意,使主观与客观互融并通,熟练地掌握并运用赋、比、兴的写作技巧。摘辑中诗句来欣赏“品茶诗兴起,酌酒月光斜。”“飞舟飘梦海,慧眼识将来。”“酒淡情浓心快慰,茶清义重气和祥。”其音节抑扬顿挫,其言辞精于雕琢,清丽洗练,境界天然,于至真至纯处,洞见刻画之巧妙。

其古风:在一首作品中韵脚的转换,内容段落与音韵抑扬彼此关照深相契合,增添了作品的层次感。摘辑中诗句来欣赏“安泰相聚,把盏沧桑。莫说功名,但求健康。”“时光流逝,世事茫茫。严慈鹤去,偶遇梦乡。”读来但觉波澜起伏,舒卷多姿,使诗绪于时间、空间、情意方面得以自然地表述,无限延展,缓和舒徐,品玩不尽。

其楹联:善于多角度、多层次地状写事物、景物的体征、意象、关联、折射,表达出丰腴的情意、盎然的韵味。摘辑中诗句来欣赏“丝路扬帆,童子弄潮迎海日;渔乡圆梦,金湾唱晚乐云天。”“海岸林间,迎日轻车追梦去;亭前月下,听涛漫步赏花来。”逐字逐词对仗工整声调和谐,追求完美的修辞艺术,且想象丰富、纵横驰骋,开阖跌宕运笔自如,当可一赞。

其词曲:或写景或抒情,文笔轻灵自如,色彩清淡,意境深幽,浑若天成。摘辑中诗句来欣赏“蔽日苍榕,小桥流水登瀛渡。扁舟仙侶,桨向桃红处。”“天高云淡凭栏望,无限秋光。鸿雁南翔,笺纸何时到故乡?”于参差的长短句内,涵蕴阔远意境,渲染出绵邈不尽的景象和情意,达到开合回旋、起承自若、前后相应的艺术造诣,令读者生发出杳渺的遐思。

其辞赋;颇见匠心,取词托意,声情流美,景情联动,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风貌。摘辑中诗句来欣赏“见证青春之骄傲,诉说历史之辉煌。”“艺术交流,妙曲清新韵雅;墨翰展览,奇葩馥郁芬芳。”其旨和谐,其情醇厚,心曲得以充分传递,达到了物我交融之界,更见清新流丽。

纵览全辑,成辉先生笔下所纳事物意境开阔,无论记事、写物、抒情,均言之有物,无强作之笔,这是值得我们赞扬并学习的创作态度。正可谓是“妙曲清新韵雅;奇葩馥郁芬芳。”

--王淑梅

王新立

诗人简介

王新立,微信名:水浪。男,1971年5月出生,山东省东营市人(东营市为胜利油田所在地,故又名油城)。1993年7月山东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建设银行工作。喜欢读书、旅游。闲暇时间舞文弄墨,自得其乐。

诗集序

王新立先生的作品不拘泥于无韵不成诗的传统,整体风格更倾向于古风,将新意与古韵自然融合,对节奏性和音韵感把握得非常到位。适当和谐的韵律,节拍轻重缓疾,铿锵顿挫,用以增加诗歌的灵气,更能畅快淋漓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我们来看新立先生的七古《叹时光》:“四十七载雨兼风,酸甜苦辣笑谈中。新茶老酒诗伴月,听雨轩内一书生。”全诗思路清晰,文笔流畅,语义昌达,寥寥数笔便刻画出一份淡泊恬静的情境。其文字生动简练,情怀清远闲放,展现出恬然自乐的生活画卷。

再来看他的七古《处暑吟》:“处暑夜雨送晚凉,更喜雪莲暮花香。若许今生荷下醉,不辞长做采花郎。”诗人静观自得,心境闲适。景之清幽,物之安详,人之闲适,三者交融,构成了恬静幽雅的意境,增加了诗的纵深度和亲切感。新立先生的这首《寒露赋》写得也很有韵味:“露寒烟冷蒹葭老,鸿雁南飞芳华消。楼头一弯苍凉月,东篱九花自招摇。”文字生动传神,情景交融,首尾相应,意韵悠远,辞情并茂,使诗中风物获得了艺术的生命,各自顾盼生姿地活了起来。

再来欣赏他的《秋夜独饮》:“人自寂寞风自凉,酒杯一只箸一双。又看东篱绽新蕊,只把异乡作故乡。”全诗创作思想周密独到。用笔轻灵而感情凝重,以景物烘托人情,有条不紊,收放自然,但觉语近情遥,离思深情,悠然不尽令人神远。

新立先生的七律《叹秋光》很是值得一赞:“金风凌乱满头霜,征雁声声念故乡。落日黄河帆尽远,悲秋芦荻露初凉。人生难得一知己,红袖殷勤再引觞。君共笑看东逝水,一壶老酒忘沧桑。”语言质朴精炼,寓情于景,物与情浑然一体,清晰的层次感和纵深感构成了完整的画面。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自然入境,一脉相通,深得旨法。

新立先生《鹧鸪天·醉啸杏林》这阕词情意深蕴,影像参差,韵律顿挫有致。“灯花瘦尽人已老,三世琉璃情早穷。”以景语代替情语,以辞达意,张弛有致,婉曲幽深,耐人寻味。“写遍云水山岚句,醉啸杏林心始空。”措词委婉,自然深挚言短意长,极富含蕴,吟来多味。

王新立先生的作品文辞古雅婉曲深致,诗意空灵跳脱。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抒发情怀,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渲染得当,做到逐层递进循序深入,且措辞既有形式美、音乐美,又有灵活性、原创性,故能取得清而不淡的艺术效果。

--王淑梅

蔡教光

诗人简介

蔡教光:男,汉族,1940年11月生,中共党员,毕业于赣南医专,内科主治医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诗词协会会员,赣南诗联学会会员,以及上犹诗联学会、方山诗社会员。曾为当代文学学会会员,《诗词世界》杂志社签约诗人等。作品见于上述会刊。曾在各级赛事中获金,银,铜奖及优秀奖,入围奖等。著有《棠棣吟草》(与胞弟合著)

诗集序

蔡教光老先生年近八旬,仍诗心青葱、诗笔健劲,每有诗作都会发来与我分享,其遣词造句功底深厚和对诗词艺术的执著追求令人赞佩不已。

品其采风诗作,每每能抓住具有代表特性的事物着笔,形象地将画意与诗情融汇而一,将具有象征意味的本质烘托出来,使诗意即围绕主题又自然引发生趣。例如这样的诗句:“池照千年月,岫观七彩曦。”“月淡融山色,霞红染市容。”上下俯仰,参差交替,情景相生,神韵浑成。“谁铺玉带彩云间,霞染青山百鸟喧。”“夜伴三江月,晨依五岳霞。”等诗句章法严密,句式纵横自如,精巧而娴熟的文笔彰显出其渊博的才学。

品其咏物诗作,声调清越,意境纯雅,摘个中诗句一览:“浑体幽香尘不染,须根味淡药清心。”“深知生命短,故欲瞬时争。”“从来生傲骨,自古有天姿。”均能巧妙地将情寄于物,充份发挥语言艺术美的特性,借物生发情,使景调与情调溶合得天衣无缝,把人们日常所见的自然景象诗意地呈现出来,创作出很多引意深远的艺术佳作,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品其观景感事抒怀的作品,绘事声色,抒情由衷,言之有物。如此一联“一船夏雨一船韵,满眼荷花满眼诗。”再此一联“叠叠青山腾骏马,潺潺秀水跃鸬鹚。”重叠渲染,反复勾勒,诗脉顺势而起;再如此律中起始句“往事如烟不记心,秋云早已付山林。”“愿留雅兴看新景,雪月风花任我吟。”起始呼应,首尾圆合;再看此诗中“不向贪官求富贵,宁为黎庶奉真诚。”由此及彼,意外有意,强化主旨,耐人玩味。

蔡老先生的作品或委婉寄意,或直抒胸臆,或借景言情,运用多种笔墨进行勾描从而达到创作的初衷,这种多维度的创作风格,离不开其对周遭事物的细微关注及用心解读。

蔡教光老先生的作品无论是从题材旨趣方面还是从写作手法方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风格,值得学习借鉴。

--王淑梅

李计明

诗人简介

李计明:笔名山青水秀,学士学位,诗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河北省作协、诗词协会会员,市作协诗协常务理事,涉县作协名誉主席,《方台钓韵》《枫朴诗社》编委。《曲韵流觞》主编。出版个人专集《初涉集》《清漳韵》《漳滨草》《烛神》《多芳集》《太行之声》《龙山情愫》等多部著作。曾任职文联主席、作家协会主席等职务。作品不断发表,散见报刊,在各级各类诗联大赛中多次获奖。曾获省文艺振兴奖,影视艺术“奔马奖”,五个一工程奖。市文艺振兴奖,十佳优秀拔尖人才奖。诗词集《多芳集》被省诗协评为“河北省诗协成立三十年优秀著作”。楹联作品收入《中国楹联年监》多卷,诗词作品收入《河北诗人精品集》《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等多部典籍。

诗集序

诗词的美,体现在它艺术形式的魅力,以文辞美、节奏美、对称美奠定了其他文体无可比拟的境界。李计明先生的作品严格遵循格律要求,采用深耕生活、寓情于景的创作方法,以精炼的文辞将思想化为具体的形象,其驾驭语言的功夫令人叹赏。

我们来欣赏他的《咏迎春花》,不求名利清香暗,何惧风寒暖色鲜。巧妙地抓住景物特有的形象,刻画逼真,声色毕现,不着痕迹地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糅合其中。《蒲公英》一律起笔点题山边地角竞安家,笑傲烟尘放绮华。诗思畅通,主旨清晰,用诗家的语言形象地勾勒出蒲公英的不慕奢华宁静淡泊的品性,传递着一份随遇而安的悟语,简洁明了,令人赞叹其细致的观察以及勾勒景物的精致语言。

颂珠港澚大桥通车》两首七律其形式和内容与时代完美契和,卧海腾空图远大,镇涛威力妙无穷。”“盛世飞鸿呈美景,全球誉满谱华章。”拓开诗笔,明朗诗意,富有鲜明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表现力。用诗笔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赞美气吞山河的中国力量,为时代谱写最华美的乐章。

再来欣赏计明先生的《感事抒怀十六首》,文笔洒脱超逸,情理相兼,意趣并融。“抛得酒色无尘好,捡起诗书有锦章。”对仗工稳,造句炼字精雕细刻,意境明丽悠远;“惊雷过后心存志,荣辱任由气自柔。”词简而意雅,沉着而蕴藉,其顿挫的音韵深厚的内涵,令人玩味无穷。

“气生雄威压三海,韵展风华贯九江。”“千山日照乾坤净,一水泉鸣景致幽。”这两句诗均出自计明先生的《熊耳六峰八首》,绘景绘声,气壮脱俗,言辞从容,音韵优美,达到了艺术表现与诗中立意的高度统一,引发读者的不尽之意与神往之情。“欢心图报金风爽,丽影多知世态凉。”“高矮难图谋富贵,风寒焉可锁清香。”这是计明先生《吟野菊花七首》中的诗句,写意传神,深蕴醇香,托物言志,内涵深厚,借助菊花来烘托劲节的品格与豁达的精神,别有一番肝胆与情趣。

李计明先生的作品以其谋篇布局的技巧,饱含情思的笔墨,营造出的幽雅意境令人悠然神往。读者自能于诗句中欣赏优美的画卷,于画中品味无穷的诗意,其作品当折射出博大精深的学识由此可见。

--王淑梅

任波

诗人简介

任波,网名柞山云客,笔名柞山云客、柞山、云客。1949年生于黑龙江省勃利县,籍贯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学专科,1966年7月末参加工作,2009年退休。七台河诗词协会、北大荒诗词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兴农场志》主编。在《农垦日报》《北大荒文学》、《中华诗词》等报刊发表诗词200余首,收入中华诗词研究院《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当代诗词三百首·鉴赏》人民出版社《呼唤-<人民呼唤焦裕禄>诗词选集》和中华文化出版社《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等书籍近三百首。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写作诗词,2006年开始网络创作。2011年获中国诗酒文化协会活动二等奖,2009年获“歌颂祖国,赞美龙江”全国网络大赛优秀奖。

诗集序

词,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时达到顶峰,故惯常称宋词。词以其特有的抑扬顿挫的乐感、错落多变的气韵、长短参差的句型以及见山见水的感情涵盖,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体裁。任波先生此辑所录皆为词作。

我们来欣赏任波先生的《沁园春·咏大雪》,此一长调笔力厚重,风格豪放,脉络明晰,结构严谨。“云掩川峰,雾欺壑谷,天地苍凝舞俏娆。”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描绘,勾勒出一幅雪域风光,营造出恰适冰天雪地的境界氛围。“待晴晓,借素含霞裹,好解风骚。”上片绘景如眼前,下片观思而藉意,全词虚实相兼,极尽壮美。

任波先生此辑词作以步韵宋词居多,步韵作品多是钦佩原作之手笔意境,而步唱成章。然和作受原作词韵所限,命意布局多有束缚,能出妙句者实为功夫不俗。任波先生步韵之词确有令人赞叹之笔,其用语造境别有新意。

如任波先生步韵岳鹏举的《满江红》一作,起笔拂剑弹冠,问萧叶,何时可歇?最是那、秋声过处,咽悲激烈。”气势磅礴,声律激越,读而引思,意绪凌空而起,继而“家国恨,凝发雪;华夏志,难磨灭。射天狼、断不让金瓯缺!”听由内心的情感召唤,或狂澜惊涛,笔致一泻而下,或张弛自如,月小益见山高,倚情而咏,劲节铿锵,其意境与情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可谓深谙古人胸胆。

再来欣赏任波先生的另一阕步韵长调:《步韵宋词三百首之二〇七首史达祖·双双燕·山趣》,此一令设景清新秀丽,文辞优美,“峻山雾雨,罩峰岭迷茫,沁心清冷。”层次安排回环相扣,构思之妙,足见作者匠心。碧山青霭,古木宿鸟,清幽静美的一方佳境,“薇蘑寻细,拨荡雾沉云暝。归去香肴酒稳。”此间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之美,令人悠然神往。全词词语圆转灵动,取景似信手拈来而实则空谷架虹,接续布列之巧,宛若天成。

任波先生的词作虽以步韵居多,然其遣思取意,情韵兼并,或发其幽微以申感慨,或缘其蹊径以致高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含蕴蕴藉,令人赞叹。其取材注重典型,滴水映海;写景精雕视角,虚实结合;其遣意能精微入细,意与境汇。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笔下词中的境具有画面感,情深致绵厚,真正做到了情境交融,声色并绘。

典籍所载词牌有千余种之多,任波先生追本求源,潜心研学,将传承优秀的文学艺术视为自己追述文学创作的初心,将古人的精萃融化于自己的词作之中,且辅以自己的思想,新意层出,令人感佩之至。

――王淑梅

余奕彬

诗人简介

  余奕彬:网名无思,广东澄海人,在南海舰队服役二十一年,中校军衔,后转业到拱北海关工作。荣立三等功四次,被评为海军优秀党支部书记和全国海关优秀共产党员各一次。作品发表于网络近千首,纸质见于《诗词月刊》、《红岩文苑》、《坦洲文艺》、《秋霜客栈》、《黄埔江诗潮》、《当代诗人词家作业汇编》、《画意禅心沐野风》等约四百多首。现是中华网络诗社副社长、副主编,文学海岸线副主编,珠海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助理、珠海诗韵编辑、金湾诗词书院理事,曼殊诗社理事。

诗集序

用文武双全一词来形容奕彬兄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他是一名军人,且是一名优秀的军官,同事中很多人详知其在工作中获得的佳绩与荣誉不胜枚举,然,鲜有人知其在诗词创作上同样执着勤奋、成就斐然。其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以诗词为工余之雅趣,不事张扬;然,珠海诗词圈中人,颇以与奕彬兄为接谈诗友为乐事。

奕彬兄为人厚道,朴实。工作扎实,廉洁奉公。这方面在他诸多的作品中尽可得知:“勿记他人错,常怀克己心。”这是其自勉,亦是其人格的真实写照。

歌颂党、描写祖国大好山河是其由始至终的创作主基调。“忠肝碧血先驱者,一片春风上党旗。”“渔夫舟上歌声乐,歌唱繁荣幸福年。”炼字炼意,韵味自成。奕彬兄每从所闻所见,多方面多角度地描写日新月异的生活环境,端方大气境界开阔,韵律明朗掷地金声,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字里行间散溢着光明向上、质朴无华的家国情怀。

奕彬兄的作品在行文上极为讲究词语的锤炼和文辞使用的工巧,在歌咏人情风土的作品中,可见其对声辞谐美与内在气韵的追求,“绿竹入幽径,青莲出碧池。”“微黄沉冷月,淡白傲寒风。”诸如此两首诗中的联句,修辞精巧字句精工,意脉自然流畅回旋往复,给人一种自然天成的闲适意境。

奕彬兄关注时事要闻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其观察敏锐,切入独到,针砭犀利,遣词造句直抒胸臆,“自古衙门八字开,卖官日纳万千财。”“职高权贵摆明台,雪月风花思敛财。”文辞贴切手法严谨,其作品饱含警示声及启示性,由此而出真境界,由此可见真性情。

我们说诗词是心灵之页,展开一卷便可见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最能凸显出作者的思想倾向、气质修为,艺术水准。奕彬兄的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质,率真而平和,浑厚而不失灵动,将清新典雅的文辞铺陈为生机盎然的诗句,信手拈来轻灵隽逸,营造出高雅的情境浑成一体的艺术意境,引人入胜。

文武双修才情双馨的奕彬兄将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一事一物淋漓尽致地赋予了灵性,使其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逸韵悠然生香,在古意幽雅的平仄路上,完美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模范公务员的风采。

--王淑梅

张存灿

诗人简介

张存灿,字仲辉,号一得斋,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经济师职称。1950年农历腊月初四,出生于山东省平阴县东阿洪范池张家海村。19698月,由哈尔滨市第25中学高中肄业,参加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管理局(原兵团六师)工作。19922月调回天津市,先后任杨柳青、潘庄农场党委副书记。19955月调任天津市河北区城建局工作。在东北工作期间,先后任大兴、洪河农场党委宣传干事,管理局中心医院党委组织干事,建三江农管局办公室副主任、管理局党校书记兼职工中专学校党委书记。20114月由天津市河北区人大常委会处级调研员岗位上退休至今。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威海诗词楹联学会理事、威海作家协会会员。爱好广泛,尤喜文学。 散文、诗词多篇(首)在《兵团战士报》《中国农垦》《天津城市报》《老年时报》《威海晚报》和《诗摘词选》《胶东散文》《威海诗词楹联学会》《老船诗社》等多家公众号刊发转载,其中《杨柳青青沐春风》曾获2015年全国“农垦”杯征文三等奖。

诗集序

与张存灿先生相识时间不长,对其作品则颇为关注。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其语平易畅达,空静灵活;二是其题选材严谨,入诗鲜活如现;三是其境蕴情真切,感悟深刻;由是,多有令人咀嚼回味之处。

我们来看存灿先生写《兰花》:“淡雅含情玉沁香,风姿淑静素心藏。小庭久坐佳人伴,家有仙君兆瑞祥。”小绝用语简明练达,辞藻无堆砌之感,淡雅清香,摇曳生姿,形神具备,刻画出兰之贞静纯美之态。是作匠心独运,旨意明晰,咏来清澈如溪,明朗如月。

再来欣赏存灿先生的《秋日西安游》七首绝句,其笔调细腻,绘景出彩,逐一描绘了乾陵石像、 兵马俑、法门寺、大雁塔等几处景点。“千年风雨千年雪,断臂无头婉嫕娇。”思绪于古城古址中纵横驰骋,诗句于心中笔下喷薄而出。“唐塔地宫开露半,如来真骨显真颜。”从踏寻古迹到斟字成诗,所观所感与恰适的言辞并联紧密,视觉与艺术融汇合一。“遥知嬴政吞齐楚,狼虎之师霸业兴。”将叙述与感慨相结合,既刻绘如生,又藉思绵眇,弦外之音,给人留以不尽的意韵。通篇荡漾着作者艺术的匠心,深得融情之法。

《读书偶感》是存灿先生创作的一首七律,其旨自勉自励,谆谆劝学。语言晓畅,对句工稳,清晰的意象生动地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结句“我劝朋辈应记取,人生得意不由天。”言此及彼,过度自然,意脉贯通,顺理成章。悟语深邃,见解精到。

“当年万里欲何求,少小不知愁。北疆风雪,春秋几度,壮志大荒洲。忽闻故地非昨日,惊喜泪横流。情愫三江,今虽老迈,如梦再重游。”是存灿先生《少年游·当年万里欲何求》的词句。由忆而感,再现当年,通对往昔的描述来抒发思怀,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情愫三江,今虽老迈,如梦再重游。”结拍是全词的命意,调动情感与时空的跨越,寄满离思和期愿。全词上下阕转承从容,错落有致,大气浑成,回荡着激越、傲岸之音,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和把控韵律的艺术技巧。

  张存灿先生的作品运思灵活,言简意丰。充分地将情思与自然相合、风物与情趣相投。每首作品都能让我们感觉到有其人格在其间。其精练的文字、新奇的诗象、飞瀑般的节拍,强力开拓出其作品宽阔绵远的意境,留下浩大空间让读者遐思。

--王淑梅

范新华

诗人简介

范新华:微信名:乐趣喧天。乃一教书匠,守岗如玉,视生如子,虽无建树,然桃李无数,均品学兼优,每每聊以自慰!闲暇时赴商海寻乐,多为呛水告终;时而以笔耕自娱,偶有拙作见诸报端网络。

诗集序

范新华先生本辑的作品以绝句为主,绝句贵在语浅意深,言简味浓。他的诗于平实质朴中见清新,于含情蕴意中见格调,充满了自然本色的情趣之美。

我们来看新华先生《银子岩》:“天生溶洞雄奇幽,鬼斧神工一望收。佛祖论经传道远,擎天独柱也封侯。”诗语信手拈来,诗境大气雄浑,想象丰富,比况奇特,既刻画出了视角所及银子岩的外貌形象,又表达出了自已豪迈豁达的进取精神,达到了画意与诗情完美结合的艺术境界。

再来欣赏此辑中的《野兰花》:“通幽曲径觅芳踪,淡雅清高气自弘。不露馨香风送远,至今寂寥待闺中。”小绝大雅,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一气呵成竟成妙章。全诗用语洗练,运笔洒脱,意脉贯通起始,转结语意高妙,含蕴深厚,耐人寻味。

新华先生的七绝《象鼻山》灵动顺畅,新意层出:“只因一饮未抬头,长卧漓江伴码头。两侧千帆皆过往,初心不忘写春秋。”将写景和抒情熔为一炉,不仅描绘出了形象美,更进一步地挖掘出了景象的深层含义,景象清幽,蕴藉丰厚,真正做到了借景寓情。

再来欣赏他的五律《立冬随感》,所绘之景与心境高度统一,借玉梅、黄菊、青枫来渲染“悠然沽酒醉,自在听花残。”的闲适氛围,其景关乎情思,既点染出了所居环境的宁静幽雅,又让人从中领略到作者于自然之趣中获得的心灵的安适与恬静,不散不乱、浑朴天然。

《生日感赋》这首七律是作者人格情操的真实写照,是一种自我的评价。来看这首七律的中两联“是非得失由他去,利禄功名无我求。商海沉浮闲曲曲,杏坛俯仰乐悠悠。”语言朴实无华,韵律和谐优美,如话家常般地将所思所悟工整地码成对句,这种工整的对仗,起到了相互粘连、逐层递进的作用。榫卯呼应之间,看似随意,然却是一字一词精心锻造,既深蕴真情实感,又富有圆润的诗意。平淡中寄寓着本性的真淳,作者的形象也进一步的立体化、流动化。

新华先生的词《浪淘沙·游黄山》写得婉曲动人,妙句如珠。上片的雨雾笼罩、游客爆满而致无法欣赏到黄山景观的郁怀,下片的云开雨霁、奇松怪石、红叶云涛竞相迭来的美景则令诗情怡然的快慰,是作者眼中的真趣、笔下的真境,心中的真意。其声韵谐婉,兴至笔随,恰似一精巧的织匠,为读者编织出一卷完整的画幅。

范新华先生的作品言辞简洁,寓意灵妙,景物与心境的相互映衬给人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时时令读者心灵深处启动共鸣。

--王淑梅


李培泉

诗人简介

  李培泉,笔名灵泉,男,安徽霍山人。早年从戎廾年,撰写过反映军营生话的现代诗,发表于《解放军文艺》《人民前线》等军内报刊,一九八四年以正营职转业,历任区医院院长、中医院内科主任,职称副主任医师。2008年退休.2016年开始接触并学习古典诗词,并小有收获。作品在国家级及省市县诗词期刊均有斩获。现为省、市诗词学会会员,《西山诗词楹联研究院》研究员。著有《生活即诗》诗集。

诗集序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让人们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更能提升自身的艺术修为和知性涵养,潜移默化地增强个人的文学底蕴。赏读李培泉先生的作品,就能充分地体会到古典诗词对于作者的创作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滋养作用。

从培泉先生的简介中得知其早年从军,退休后开始学习创作近体诗词,三年磨剑,其将人生的经历、思想的感悟,以富有个性的诗家语言撰成一首首精致的诗篇。其言辞灵动,诗境明朗,富含哲理,余味隽永。

我们来欣赏培泉先生的《人生如水》四首绝句:从构思到命题均可见其精心雕琢细致刻画,其匠心独运,比拟精当。少年如溪;青年如河;中年如湖;老年如海。寥寥数字,言简意赅,由境及情,词语圆润蕴藉,透彻地解读世态,参悟人生事理,诠释人生真谛。其诗比兴之纯熟,蕴意之深沉,既抒发了自己泰然处世的性情又给读者以启迪,实是一组令人赞佩耐人咀嚼的好诗。

再来欣赏培泉先生的《西北掠景》,由十首描摹我国大西北水色山光的七言律诗组成。他将天山天池喻作深闺中的娇颜;将嘉峪关视为边陲锁钥;将青海湖拟做耀眼的明珠…其细致的观察力和精准的表达力使得情景合一。其写景之惟妙,造境之清奇都有其独到之处,传神地将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逐一解读出来,移情于景,借景抒怀,诗句中饱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意境深邃,哲思幽远。在起承转合方面做到了层层相扣,呼应绵密,且引理入诗,进行艺术渲染,于审美中完成教化,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美学观点和审美趣味,收到了耐人寻味的效果。

《画堂春·八一抒怀》是培泉先生的一阕忆怀军旅生涯的小令词,词意源于他的血脉和情脉,其词所云:“每逢八一忆青春。当年豪气干云!军营挥洒廿年轮,勇立功勋。对越攻防悲壮,楚湘火箭千钧。流金岁月唤来人,接力传薪。”这正是英雄旋律,男儿热血!对捍卫家国的那份担当跃然词行,环境与思想情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本辑中收录的李培泉先生的作品完美地展示了其诗境与心境,题材丰富,思想清晰。诗句清澈如水,跌宕起伏;笔调恬淡悠远,情趣盎然。其作品语浅味醇,值得反复玩味。

--王淑梅


杨冰

诗人简介

杨冰,笔名:红柔,女,甘肃通渭人,现工作于甘肃酒泉。作品散见于《甘肃诗词》、《中华辞赋》、《中华诗词》、《陕西诗词》、《深圳诗词》等多家刊物。

诗集序

好的诗词作品,犹如幽谷兰馨,淡雅清幽,又似涧水流音,清泠曼妙,品读之际,是对文学艺术的一种高雅的享受。杨冰的诗词给人的感觉正如是。

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是古诗词常见的写作方法,即是先描写所见之景物,继而抒发自己因这些景物联想产生的思绪,如此便令全诗的结构条理清晰,点亮读者的眼眸。我们来欣赏她的《湖畔》“微风想是知侬意,枕得清流浅语来。”明净自然,流走如珠,此情此景令人心神怡荡。诗句通过对意境的营造、对气氛的渲染达到对情境的入微刻画,使人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湖畔的幽雅之美。再来看《闲吟》“竹雨溪边曲径风,素衣莲步倚微红。”淡笔勾勒,秀雅飘逸。用清新淡雅的语言写出了动静交替的景物幻变。这就是她作品所擅专的文辞美、意象美。

杨冰作品中取词达意多方映衬,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很是令人赞佩。我们来看她写《春雨》“点睛花未放,撩发柳先知。”构思灵巧,运笔柔秀,宛转入微;“始去千尘树,终裁万里丝。”语言清新淡雅,不饰雕琢,却丝丝入扣,足见其驾驭文字的功夫,恰轻风拂柳,自然曼妙。

借物引意启人神思的创作技巧亦是杨冰所擅长的。来看她写《寒梅》“自从委嫁任风霜,便守清孤岁月长。开久总萦千尺雪,梦迟谁为一春妆。”格调清新旷远,语新意隽,顿挫有致,笔墨集中凝炼,味深意厚,意蕴言中,韵流弦外。

再来看杨冰的《鹧鸪天·菊韵》“九月清寒残冷红,露华晓笑未雷同。”主旨清晰,锤词炼句工稳而又自然,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洞见诗风洒脱。在对菊花的描写中创造出了幽远深邃的抒情效果。“轻弱骨,淡烟笼,不随枯叶舞秋风。”精致工整的对句、错落有致的韵律,脉络井然有序,有效地传达了其所要抒发的感情,使作品的意象更加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杨冰的诗词风格深稳妙雅,用语清圆明润。绵邈的情思,清远的意境,逐次展开自然浑成,体现了其超卓的才情。本辑所录杨冰的作品中妙句不胜枚举,在此就不赘述了。

--王淑梅


王瑞敏

诗人简介

王瑞敏:网名如梦,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华夏思归客特约作家。现居石家庄栾城区,种地为生。闲暇时总爱畅游在诗词的海洋,领略那种来自心灵的呼唤。在多个微台和诗刊发表过作品,纯粹自娱自乐。

诗集序

如梦此辑中的作品多以婉约为基调,从富于美感的角度阐述见闻寄托情思。迂回反转,韵味含蓄不尽。

对诗词的爱好想来亦是为抒发情志表达心境而生。正如其诗中所云:“情怀淡淡听风雨,诗意浓浓润笔端。”其以心运笔,不娇柔造作,情韵可人。诗词创作是一种雅趣,如梦正可谓是一优雅的女子。“自趣平生文墨苑。有份闲情相伴。”此一句恰是如梦心境的写照,钟情古韵,让柔婉的词句温暖着岁月。

在如梦的诗句中抒情写意的妙句常令人神怡,“绿水青山有爱,清醇小路弥香。”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卷,写出了一份恬淡的情境,即景生情,意境清远。

自古离怀愁思皆是创作的意脉,如梦的诗词中此一类作品亦是频出,其表现手法借景发声,景语切中情语,宛转细腻。“对月望轩窗,无奈春风酸楚。”“雪雨秋寒烦绪多,无趣黄粱负。”句意幽婉,时间与空间,韵律与章法互动相得,将景物意象与人生的心情交融契合而一,含蓄隽永,增添了无穷的意味。

于作品中感受到如梦细密的运思,饱含着对风物人情的美好期许,期愿如梦的诗词时光如秋水一般明净清幽。

--王淑梅


往期刊讯:
热烈祝贺本号诗友作品入选《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8年第一卷

  热烈祝贺本号诗友作品入选《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7年第三卷

  热烈祝贺本号诗友作品入选《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7年第二卷

  热烈庆贺本号诗友作品入选《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7年第一卷

  热烈祝贺本号诗友作品入选《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6年第三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关于发布山西医科大学百年校庆宣传标语(第一批)的通知
下一篇:征集公告丨“中宁枸杞” 宣传微视频、宣传用语公开征集啦!!!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标识LOGO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