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主题征文活动于近日落下帷幕。获奖作品思想深刻、紧贴实际,从不同侧面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沧桑巨变,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和辉煌成就,反映了广大师生员工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认识、情感和心路历程。近期,获奖征文将择优在校内媒体刊发。
本期刊载:
孙智妍作品 《改革肆拾正青春》
获奖作品
改革肆拾正青春
孙智妍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壹拾·改革萌新芽
历史改变人,人再改变历史。
2008年我曾参与了学校两次重要活动,让我对恢复高考有了更为深刻的记忆。一次是建校六十周年学校拍摄主楼一阶同学们秉烛学习的场景,那时的老主楼一阶教室在我印象中还是昏暗的,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味道,坐在承载着年代感的桌椅上,伏案,烛光摇曳,仿佛穿越到那个年代,对知识的渴求让每个同学惜时如金,制度改变了一代人。
第二次是有幸作为主持人参与学校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会上我清晰的记得时任学校党委书记的林安西教授这样说:恢复高考后,总计有1610名77级同学走进了大工。他们入学后所表现出的那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孜孜不倦刻苦学习,把失去的时光抢回来的壮志;那种团结友爱,尊师爱校的良好风范;那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十分令人感动。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伯伟真切地经历了这一切,他说,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对比今夕,现在大学生差了些当年那点好学的奋发的精神,但恢复这样一个制度是伟大的。
30年前恢复高考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是我们国家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它改变了以77级、78级为代表的一代人的命运,而这一代人已经奋发崛起,改变着祖国,书写新的历史。
廿载·希望的种子
“我坐在光荣与梦想的车上,去到无论哪个远方。”90年代初,陆忆敏的诗歌总有一股既朦胧又坚定的意味。当我真实地接近改革开放的气息,才嗅到它即将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在光影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样子。
相比同龄人的小学时代,我的记忆似乎更为清晰,作为那时第一批“五四制”的学生,我的义务教育阶段或许和其他人都不同,有好奇、有质疑也有不屑,也正是那时,了解了“改革”这个词汇。那个时期正是思想交锋最为尖锐的时候,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为那个春天播撒了希望的种子。他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2018年中国“光谷”诞生三十年,三十年前正是改革开放进入第二个十年。与美国“硅谷”相比,中国的光谷并未被世界所注目。直到2013年我亲自带的第一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才真正初步了解光通信这个行业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叁拾·梦想照进现实
总有一些人和事,会永远留在记忆中,会模糊但不会忘记。2006年我坐上绿皮火车离开家乡到大连求学,不知远方为何,不知未来可期。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十年,自己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交织、交融,渐渐清晰。儿时的教师梦始终伴随自己成长,也在这时终于找到了照进现实的方向。1998年至2008年,这十年贯穿了我的全部教育经历,也使一代人沐浴在改革的春风中。中国在教育公平、教育普及、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高速发展让人惊愕,这也更加坚定了做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念。想做一名老师不容易,做一名好老师更加不易。早在2007年习近平担任上海市市委书记期间,就对教师提出了3点要求: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要终身学习、要有改革创新意识。这也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好老师”要求的基础。
2012年12月1日,我坐上哈大高铁从大连回乡探亲,从满目金黄到银装素裹,900公里的路程仿佛度过了一个季节的时间,景色变了,时间短了,和家乡的距离却近了。那一刻,自己的梦想和祖国的梦想融为一体,祖国的列车带我奔向更宽广的未来。
肆拾·改革正青春
四十,不惑,而改革,正青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登上时代发展的巨轮,行驶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海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所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新时代和新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校和教师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在建设一流大学的征程中,我与千万教师一道并肩奋斗,在新时代的澎湃中弄潮。我与未来仍未相遇,但是它却越来越清晰,距离我愈加亲近。梦想与现实交相辉映,我知道,未来可期,必是一番璀璨光景。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活动结果揭晓
【获奖征文】李国祥:同历史对话
【获奖征文】彭兴双:大道,小路
【全文】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新年贺词
【合辑】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讲话系列评论
100个“好看”赠送作者精美纪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