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2019】拾金之后昧不昧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4-11 

  


前天傍晚,利落地下车,锁车,急匆匆连飞带跑,回家一摸口袋,手机不见了!用固话打打,通了,却听不到铃声。是不是忘在车上了?心慌意乱上车翻个遍,没有!借老公手机拨号,无人接听……看来这次“真”丢了!


两个月前,手机就 “丢”过一次。那次停车后,拿刷子掸尘,掸到驾驶室边,骇然看见我躺在地上的手机,先是汗毛倒竖,后又万般庆幸狂喜!但快乐对大脑的刺激,总没有痛苦和教训深刻,估计这次是旧病复萌,把手机放在腿上,一下车就掉地上了。



打打打,连打十来个电话,无人接听。


认栽吧,这苹果7,刚买不到半年,耗了我五千多块,更重要的是,手机上有许多个人信息。先打电话给银行,把捆绑的银联卡挂失……怎么说呢,丢手机虽不算人生大事,但当时的崩溃,真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咦,对了,既然没有被关机,发个信息试试?不过,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发也是白发——白发就白发吧。用老公手机发信息:“旧手机值不了啥,如果送还,将奉上答谢金,请接电话。”


大约过了五分钟,再打电话,嘿,竟有人接了!



是个男的。他问,手机是你的吗?如果是,过来取吧!我在滨河北路吃饭。


高兴坏了,简直可以励志——世事一波三折,无望的事,不试试,怎么知道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他能要多少钱,总不会比手机还贵吧……

赶到滨河路一家火锅城,他在门口等我。中年人,近视镜,嘴有些歪。还挺细心,说你开锁给我看看,我点了六下开锁,他“哦”了一声说,是你手机!爽快地把手机给我,且告诉我他捡手机的地点——我先前猜测没错,果然在驾驶室旁。



我摸出五百元钱,双手奉上:“谢谢你!”他也不客气地一把接了:“谢谢你!谢谢你!”两人均点头哈腰。一场欢喜剧就此落幕。


然争论却由此开始。

正直的闺蜜说:“他还真要钱?!”


闺蜜是中学语文教师,以传统美德要求人。她说《金陵琐事》记载,穷秀才何岳,夜间拾到二百余两银子,次日一大早起来等失主。失主拿银子谢他,他说:“我拾金没人知道,金子完全可以全归我,我怎么会稀罕这几两谢金?”

我说何岳了不起,如果人人都能像他一样,她的指责无疑是对的。但问题是,若人人都像何岳,何岳也就出不了名。何岳既是贤人,就说明他的品格一般人达不到。

还有人说,你连打十来个电话他都不接,说明他在解锁,如果能解开,即便你发了那条信息,他也不会还你手机。


但是亲,世上有太多的“如果”,在英文里全叫“虚拟语气”,既然是虚拟,也就不能当作事实。事实是,他把手机还了,且没有索要答谢金。就人的本性来说,趋利避害是本能,拾到钱物,当然利己。但正义说,“拾遗求利污其行!” 如果一个人经过内心斗争,美德最终战胜私欲,那他就是勇敢的好人,值得称道。就像我警察同学所说:“你要注意一个细节,人家先把手机还你,而不是让你先给钱。”


被指责的,竟然还有失主我。我老公就对我连骂两天:“你应该给人家一千块,女人家真小气!”我的解释是,作为失主,对拾金不昧者表示适度物质答谢,是温暖的,但若超过了度,则可能让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答谢金的多寡上,产生负面影响。



说到底,答谢金代表精神层面的东西,物虽少,意却深。如果拾金不昧者,都能得到适当的答谢和慷慨赞美,失物得归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对谁都是有利的,因为谁也不敢肯定,下一个失主就不是自己。



作者简介:梁灵霞,《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杂志签约作家。《洛阳晚报》“凌秀生活”专栏作家,洛阳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河南省杂文学会理事,作品散见于海内外多家报刊杂志,小说、散文入选多种文学选本,多篇文章被设计成初高中阅读理解文本,高考冲刺大练习题。出版有散文集《一个人的行走》(已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心有琼花开》、《闲花集》,与人合著《野生的月色》。

上一篇:征文丨我喜爱的思政课教师(二)
下一篇: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文史资料、歌曲征集活动启事

关注我们

征集网官方微信

征集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