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涟清水
﹏﹏﹏﹏﹏﹏﹏﹏﹏﹏﹏﹏﹏﹏﹏﹏﹏﹏﹏﹏﹏﹏文/李伴容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
微风和煦。阳光如柳絮飘洒,穿过树叶,落地斑驳,此刻光影,亦梦亦真。我走在山头的林荫小路上,仰面,温度散落额间。低头,怀中白菊芳香清幽。身边小儿拉扯一下我衣角,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们去哪儿?”我用手揉搓一下他细细的头发,说:“去看太爷爷啊!”
爷爷,我来探望您了,岁月静好,您可好?
不知不觉您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从小爸妈在外忙碌拼搏,我是在您身边长大的。儿时的我,玩得最多的游戏就是每天骑在你的肩头,穿过村里的胡同小巷,到每户村民家去帮忙。作为一名村干部,您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哪户人家的鸡鸭鹅不见了,哪户人家的牛猪羊要生崽了,哪户人家不够人手插秧犁田了……还记得奶奶用乡下话带着嗔怒语气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又稳吾到人,聂爷又去乃咯”。在爷爷的肩头上,我用稚嫩的双眼看到了守望相助;看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看到了不计回报的付出。爷爷您的言传身教描绘出我对人世间真善美的初印象。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您一直都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褪色的褐色纽扣衬衫,下穿一条裤脚磨得破烂,已经扭曲变形,上面爬满奶奶缝的补丁的涤纶裤。您说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的,在我的心目中,爷爷您是勤俭的代名词。
那时村里大部分的人都是守着三两亩薄田过日子,粮食弥足珍贵。爷爷很节俭,每次秋收之后,总会背着我到田地上去捡漏掉的稻穗。日头很晒,爷爷就这样戴着草帽蹲着,挪一下,捡一下,再挪一下,捡一下……如此反复枯燥,爷爷却乐此不疲。因为您的背笠里装着的是农民辛苦一年的心血,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勤俭。在一望无际的稻田上您佝偻着身躯,是如此渺小的存在,但在我的心目中,这一幅画面却定格成永恒。时光如水,带走了您的音容笑貌,漂走了我们相伴相随的年华,却把节俭的家风刻在我的骨子里。如今每次吃饭我看到饭桌上掉下的米粒,我都会下意识把它捡到碗里面,因为那是爷爷在烈日下汗流浃背教给我的关于粮食珍贵的道理。
还有一些我不曾参与的关于您的故事,是父亲断断续续告诉我的。过去的年代,农民耕田灌溉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我的家乡又处于比较偏远的地区,基本每年的春耕灌溉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引水入田,要不就希望老天怜悯,天降甘霖。为了改变世代农民这种困境,爷爷萌发了在村里建立水库的想法。可是当年连温饱都成问题,建一座水库,简直是痴人说梦。可是爷爷就是这么执拗的一个人,他说如果不尝试做,就永远没办法建成。于是他就开始为建水库日夜奔波劳累,写报告、走政府、挨家挨户劝说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当时有些好事之人,还到处造谣说爷爷这么做肯定是为了升官发财,当时爷爷的处境之难可想而知。后来政府终于同意建水库了,那些日子爷爷几乎是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地工作,那些苦活累活他都争着做,一点怨言都没有。
再后来村里爆出了村干部在建水库过程中出现贪污,肆意挪用建水库的款项的事。然后来了一堆警察,带走了很多村干部,而爷爷是唯一留下的。父亲说警察带走村干部的那天,爷爷只是蹲在村头的榕树头一遍一遍的抽烟,抽了很久很久……98年我们家乡爆发了很大的洪灾,因为有了这座水库的蓄水,我们村在那次洪灾中损失最少。
父亲说爷爷这辈子就像田地里的一头黄牛,只会埋头苦干。其他的村干部都给子孙留下了几座像样的房子,而爷爷除了一身正气什么都没有留下,但这才是最弥足珍贵的。
05年我刚上大学,爷爷与世长辞了。为了不影响我上学,爷爷要求家里的人对我保密,只是说让他安心静悄悄的离开。而这却成为了我每次回想起来都痛入心扉的最大遗憾。父亲说,爷爷出殡的那天,村道上里里外外围了很多人,大家都情不自禁的大喊:李队,一路走好!
如今爷爷埋在了他生前自己选的墓地上,我知道墓地正好对着那绿波幽幽的水库。爷爷的心,我懂。他是希望能一直守护着他用毕生心血换来的代表人民生存发展的水库。他的这一举动也告诉我们,生而为人要敢于为老百姓做贡献,要廉洁正直。
图/君君
涟涟清水,映照您心,我心!
本文自刊登日起接受网络评分,根据7天内的阅读量、转发量、评论数和点赞数计算得分,欢迎大家阅读、转发、评论和点赞。
参与评论并获得点赞数最多读者则可获得“人气评论奖”,每篇文章1名。
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Pexels
编辑:薯片/江门市总工会新媒体工作室
上一篇:征文|唯书不可变卖
下一篇:征文比赛 | 五四百年之际,我们一起谈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