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 我与预防接种的不解之缘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6-03 

陶医生按:

这篇文章是今年智飞杯预防接种主题日活动征文的一等奖作品,感情真挚,有褒有贬,整体积极向上。

疫苗领域成绩很大,问题也有不少,希望各位专业人员建设性吐槽,陶医生会整理吐槽结果,反馈给中国疾控中心的相关部门。吐槽到位的,还有奖励,详见文末的【你有疫苗问题要吐槽吗?】活动详情。

也许是年纪大了,很容易感动与感慨;许是经历的多了,习惯了把内心的波澜掩埋。往事总是禁不住回忆,越回忆越清晰。


我与预防接种的缘分,虽说不上是传奇,却也值得用一生去铭记。

01缘起

当初大学毕业,面临着考研还是就业的抉择。恰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笔试,无心插柳竟有意外收获,竟然顺利的进入了面试,接着又被录取了。

仍然清楚的记得,接到聘用通知时是4月17日,我还未毕业,但由于人员缺乏,也为了毕业后可以顺利上岗,单位通知5月8日开始去实习。于是,在2007年的5月8日,我开始了作为接种医生的职业生涯。

当初,对预防保健工作最初的印象,就是“打疫苗”的,然而,真正接触了这份工作,才发现,打疫苗只是众多工作中的冰山一角。一个辖区的预防接种单位,所承担的各种民生工作,报表工作,远比打疫苗要繁重的多。

02相拥

十多年前的预防接种工作,远没有现在这么完善,制度不完善,流程不完善,设备不健全,人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但是,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都是积极的、端正的。

当时,对于人员的培训方面,也没有系统的方法,都是传帮带,口口相传。对于一些接种禁忌症的筛查,也都是一刀切,死板的遵守文字上的规定,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让我真正融入预防接种事业的契机,发生在2007年12月份开始的新系统变更上。刚参加工作时,我最早接触的预防接种系统是基于Linux系统和DOS系统开发的,那时候Windows系统早已普及,而我们的预防接种系统却是基于最原始的系统设计的。每日登陆系统要敲代码的,屏幕上只有黑白两个颜色,看起来非常原始,但由于应用时间很长,大家都已经习惯并且适应。

当2007年年底2008年年初,需要进行系统更换时,很多同事都觉得新系统无法接受,磨合期问题多,跟原来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很多人拒绝改变。作为试点,我们门诊率先尝试新旧系统的交替工作,为了保证新旧系统顺利交接,每天的工作要重复做,新系统上录入一次,旧系统还要录入一次。为了及时发现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总会悟出一些道理。就是在这样的高强度的数据录入过程中,我理解了预防接种信息化的目的,明白了预防接种的真谛,从本质上理解了接种疫苗的意义所在。所以,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中,更加明白了侧重点在哪里。

03意义

预防接种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让儿童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所以,我们在筛查接种禁忌症时,也要本着这样的原则,权衡利弊,利大于弊,就应该及时接种;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不经过大脑的一刀切。

越了解,越喜欢;越喜欢,越钻研。就这样,满怀着这份热忱,我在预防接种的岗位上走过了十多个年头。这十多年里,我同祖国的免疫规划事业一同成长,从青涩到成熟。这十多年里,我见证了国家对预防接种的投入,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变革。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更多的适龄儿童享有公平的预防接种服务。

近几年,预防接种信息化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以前的本地服务,逐渐向省内联网、省际联网乃至全国联网发展;由原先的手写记录,向正规的机打记录转变;冷链系统、疫苗的追溯制度、采购监管方面都越来越完善;就连基层医务人员的素质、学历也都不断的提高。

如果不出意外,我可能在这个岗位上终老。然而,这个意外先到来了……

04阔别

基层医疗单位,终究还是存在硬伤的。一是社会的认可,二是职称的评定。

在基层医疗单位工作,尤其作为一名接种医生,想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实在太难。我们总是被冠以“打预防针的”的头衔,无论在老百姓眼里还是在同行眼里,始终不是正规医生。其中的辛酸与误解,只有同为接种医生的才能体会。

基层医疗部门,职称的评定也是一大难关。单位级别低,职称名额有限,基本按资排辈,有的甚至到了退休也无法聘到高级职称。

到了而立之年,在大医院工作的同学们基本可以独当一面,成为中流砥柱。搞科研,发论文,晋职称,一切都如行云流水般。而在基层,这些似乎是奢望。

虽然身处基层,依然有很多年轻的医生渴望进步,期盼得到更多学习的机会,更加不想止步不前就此蹉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于是,我选择了继续学习进修。

通过一段时间临床工作的历练,我更加认识到了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也看到了预防接种发展的瓶颈。临床诊疗工作与社区预防保健工作的脱节,成为了阻碍预防接种发展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对于疫苗的认识不足,始终没有接受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接种医生对于临床疾病的了解不够,人为的增加了预防接种的禁忌症;临床医生与接种医生的口径不一致,导致了家长对疫苗的信任度下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预防接种事业的发展。

期待有一天,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培养,为有能力求上进的基层医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05回归

虽然,我暂时离开了基层预防接种的岗位,但却一直关注着预防接种事业的发展,依然从事着预防接种相关的工作。通过进修学习,我开阔了眼界,对于临床疾病与预防接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与了解,也设定了更长远的职业规划。

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惜漂洋过海带宝宝去香港甚至国外接种疫苗,可见老百姓对疫苗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足以说明预防接种事业将迎来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养得深根,日后方能枝繁叶茂。终有一天,我会学成归来,以更饱满的姿态投身于预防接种事业!

(完)

上一篇:【征文通知】中国危重病医学大会-2019
下一篇:征文 l 邀您写下与《世界知识》的故事

关注我们

征集网官方微信

征集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