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展示】留住乡愁 传承文脉 ----记大名县政协文史工作的发展与变迁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6-05 

编者按:近日,市政协发出举办庆祝人民政协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活动,我县政协积极配合,向全体委员发出征集令,现刊发第一篇,以飨读者。

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一项富有统战和政协特色的重要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在政协工作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一项无可替代的重要工作。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根据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进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出版工作。”

1959年4月29日,敬爱的周总理在全国政协茶话会上对政协委员提出,戊戌以来是中国社会变动极大的时期,有关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要从各个方面记载下来。

周恩来说:“在座的都经历过四个朝代:清朝、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和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自清末戊戌以来的史料,很值得收集。时间过得很快,如果不抓紧,有些史料就收集不到了。”周恩来还指出:“从最落后的到最先进的都要记载下来,包括人物及家庭、家族史、文化史、军事史、工商业史、政治史、经济史等等。”他一再强调:“新的东西总是在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暴露旧的东西,使后人知道老根子,这样就不会割断历史。”他号召大家把亲身经历的史料留下来,传给后人。周恩来最后提出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人和机构来做组织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联系各方面的,要在政协常委会领导下成立组织收集史料的工作组(委员会)。周恩来这一倡导得到与会委员的热烈拥护和响应。1959年7月,政协全国委员会率先成立了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也相继成立了文史资料工作机构。当时,大名县政协由于人员不足,只设秘书一人来组织开展文史资料征集工作。

1982年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把文史工作写进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从此纳入了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38年来,县政协先后成立了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办公室、文史委员会及短暂的文史学习宣传委员会,聘请了150余人的业余文史资料员,形成了庞大、稳定的文史资料写作网,召开了77次文史资料员会议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会议。大名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在全国省市政协的指导下,在中共大名县委、县政协党组的领导下,广大文史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遵循“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原则,恪守事实,以史为鉴,取得了丰硕成果:从1981年—2019年,共征集各类文史资料2000多万字,共出版《大名文史资料》十辑、920万字;专心打造文史精品,先后编辑出版了《大名书法选》、《文化大名》等文史丛书;与500多个县市区开展文史资料交流。这些《大名文史资料》及其专辑、文化系列丛书是一部宏大的文化工程,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格调高雅、真实感人、富有时代气息,在传播历史悠久的大名文化、增强大名文化记忆、涵养大名本土文化元气的历史使命中,彰显出文化政协特色,扩大了大名政协的文化品牌效应,发挥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为促进大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笔者经过广泛调研与走访,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力求真实还原我县文史工作完整的历史风貌。

大名政协成立于1956年2月,3月3日召开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至1966年6月,10年间经历了三届委员会,但没有文史工作成果的相关文字记载。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县政协停止活动,文史工作相应停滞。1981年1月,我县政协恢复成立了第四届委员会,此后文史资料的整理、研究、编辑、出版工作走上了快车道。

四届委员会的三年间。从1981年1月至1983年12月,多次召开文史资料征集座谈会,研究解决制约文史征集工作中的问题,收集各类文史资料70多万字,撰写了60多篇各类反映我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三亲”文章。

五届委员会的三年间。1981年政协政协成立之初,文史工作与县委党史办合署办公,1984年底才正式分开办公。1984年10月,建立文史委员会,负责开展文史资料资料相关工作。县政协十分重视文史工作,加强了领导,聘请了28名文史资料业余征集员,开创了我县文史工作的新局面,受到邯郸地委统战部的通报表扬和省政协领导同志的称赞。共征集到稿件115篇,约55万字,并选出了24篇、约11万字辑印出版了《大名文史资料》第一辑,印刷3000册。其中,有两篇文章被《邯郸市文史资料》选登。

六届委员会的三年间。共征集稿件70件计27万字,其中,中央军委录用一件,省文史录用两件,冀南党史录用一件,邯郸市文史录用一件。文史工作在我省属先进地位。

七届委员会的三年间。征集文史资料192篇60余万字。1991年编辑出版了《大名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该书共辑录文章55篇18.5万字。它出版后,就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纷纷索购,有的被收藏保存,有的被赠送亲朋好友。特别是在台湾的大名籍人士更是利用探亲之机,阅读、索求文史资料,部分台胞感受颇深,主动向文史资料研究会撰稿,倾诉对家乡的一片真情。使文史资料成为搭建两岸沟通的桥梁,真正起到了统战作用,也为早日实现两岸统一贡献了一份力量。该书出现了少见的脱销现象,该书在河北省文史资料十年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1992年又编辑出版了《大名县文史资料》第三辑。它与二辑相比较史料更丰富、内容更广泛。共设17个栏目,辑录文章70篇、20万字,其编辑质量和印刷工艺也有了较大提高。同时,还积累资料60篇20万字,为下辑文史资料的出版奠定了基础。

八届委员会的五年间。文史工作坚持弘扬主旋律,增强精品意识,成果显著。五年来,共征集各类史料85.5万字,编辑出版大名文史资料3辑,收录各种文章147篇。文史工作连续五年被省政协评为先进单位。1994年12月,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写的《大名文史资料》第四辑出版;1995年10月,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写的《大名文史资料》第五辑出版;1997年8月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写的《大名文史资料》第六辑(教育专辑)出版。

九届委员会的五年间。共出版了三辑《大名文史资料》,特色书刊两辑,总字数70余万。这届委员会将文史委员会的职能按照上级政协的要求,加入了学习和宣传职能成为文史学宣委员会(1998.2-2002.7);文史工作连续五年获全省文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9月《大名文史资料》第七辑(文物专辑)出版,2002年10月,《大名文史资料》第八辑出版,同时单行出版了司枕亚撰写的《历史的回眸》一书;2002年12月《大名文史资料》文物专辑获1998——2002年邯郸市政协系统文史资料优秀成果优秀奖。《大名文史资料》第八辑获1998—2002年邯郸市政协系统文史资料优秀成果一等奖。

十届委员会的五年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建国后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重新修订了《大名县建国后文史资料征集大纲》,增强了对文史资料的理论研究。共征集、整理、编辑文史资料17万字。共收集我县近百年来的名人书法作品525件,编辑出版了《大名书法选》一书,共收集从清末到当代100年间的书法和篆刻作品500余件,从中精选出清末到当代的130余件作品,真、草、隶、篆样样俱全,作品风格各逸,年代跨度百年历史,真正体现和反映大名了悠久的书法文化历史,填补了我县书法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县政协连续四年被省、市政协授予文史资料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7月《大名文史资料》第九辑出版,该选辑收录了42篇文章,数十幅图片,19余万字。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我县经济、政治、文化、卫生、社会事务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十一届委员会五年间。共收集各类文史资料70余万字;制作完成180万字的《大名文史资料》19辑电子版;《邯郸政协大名专刊》出版,展现了我县政协的整体风采,树立了大名政协新形象;连续五年被省、市政协评为文史资料工作先进单位。

十二届委员会五年间深入挖掘大名历史文化典籍、开发旅游资源,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拓展文史层面,取得了良好效果。2013年10月编辑出版了《大名文史资料》第十辑(上中下三册)、《文化大名》、《秋水钓韵》等文化丛书。2015年开办大名文史微信平台,多途径宣传、推介大名。2016年创建大名政协文史馆、文史数据库,这是继省文史馆之后的第一家县级文史馆。我县被评为省政协文史工作重点县。

十三届委员会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县政协文史委员会通过积极构建协作平台,汇聚各方力量,拓展“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构建文史工作新格局的有效路径。

为挖掘大名府的历史文化,与河北大学开展校地合作,成立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大名研究院、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大名研究院,积极推进大名历史文化研究,擦亮“北京大名府”金字招牌,活化、物化、固化大名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我县宋史研究翻开了新的篇章。

积极推进我县“运河文化研究”。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研究梳理,积极宣传推广,在微信平台推出七期反映我县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宣传文章。配合河北卫视、省电台制作了《行走大运河:东方庞贝——大名府故城》《丽莎“送”你一座城,她叫大名》等五期反应我县大运河的节目。与山东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为我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鲜活素材和理论支撑。在市政协双月协商会议上,提出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建议得到了邯郸市政协主席王进江、市政府副市长杜树杰的充分肯定。

强健文史委专兼职委员和文史馆馆员两支队伍,组织开展文史工作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等系列活动,构建了大名文史新格局。政协文史馆征集、收藏大名老照片260多张,政协早期工作实物上百件,图书有两千多册,其中,较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有明工部尚书刘遵宪的《来鹤楼集》《恕醉斋集》,董复亨的《繁露园集》,《窦家家谱》《张家家谱》《黄氏家乘》等。

在全省文史工作座谈会上,大名和冀州区政协作了典型发言,主管文史工作的副主席刘振勇在会上以《构建文史新格局推进文史工作登上新台阶》为题作了典型发言。他从三个方面对新时代文史工作进行了总结:一是存史资政并举,围绕全局,拓展职能;二是搭建平台,强健队伍,构建文史新格局;三是抓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拓宽文史工作领域。

我县文史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受到与会的省政协副主席许宁、边发吉的充分肯定。

关于这次全省文史工作座谈会,笔者找到了当时的新闻报道:河北新闻网讯2017年11月28日,全省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暨《文史精华》创刊30周年纪念活动在石家庄举办。会议总结交流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协文史工作经验,研究探讨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如何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开创新思路、展现新作为。省政协副主席许宁、边发吉分别出席相关活动并讲话。

征集文史资料100多万字,较为系统有农工民主党党员、国民党国防部中将王冠的回忆录《七十浮生历程》,河北大学博士高志勇搜集的民国报刊上的大名红枪会资料,《申报》电子版,《大公报》等民国报纸上的大名新闻汇集,《大名文史资料》第11辑“岳岐峰专辑”已经定稿待印刷。

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巩建山对我县政协文史工作未来的愿景充满信心,在谈到即将出版的《大名文史资料》第11辑“岳岐峰专辑”时说,今后还要推出一系列的大名优秀儿女的专辑,通过宣传和弘扬岳岐峰等大名优秀儿女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卓越的历史贡献,给在大名复兴路上昂首阔步前进的大名人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激发鼓励引领大名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沿着先辈的足迹奋力开拓,在大名复兴路上做出新贡献,创造新辉煌,这是岳岐峰专辑及今后系列大名优秀儿女的专辑的初心所在。

铭记历史是为更好地开创未来,以呼文华、宋振安、成玉良、郑增旗、郭松涛、桂士辉为代表的政协文史工作者,这些名字都应记载于政协文史工作历史中不应被遗忘,向他们致敬。

不忘广征博采之初心、牢记精选慎编之使命,大名政协文史工作者谱写出了无愧于新时代发展的篇章,交出了一份不负新时代的亮丽答卷。

图文/任建民

编辑/陈丽芳 李敏 审核/申聚峰

投稿邮箱:damingzhengxie@163.com

上一篇:食品安全征文选登1
下一篇:2018年“歌唱北京”原创歌曲征集 邓伦惊艳献唱《青春北京》

关注我们

征集网官方微信

征集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