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征文】根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07-18 

“我的入党记忆”征文

云缠雾绕、野藤悬垂的太头山,是我的根。山北是泉水充足的花桥村花桥组,山南是土地贫瘠的花桥村团结组。在太头山一直流传着这样几句话:“太头山,两片天。山北不愁吃大米,山南顿顿苞沙饭。”在太头山东南方向的洞上,1935年1月6日,红军一部到三渡镇宿营驻守半月,李小侠同志离开了自己的根,从广西来到三渡。为了发展革命队伍,他在花桥村洞上秘密召开会议。从前的团结组,道路崎岖,衰草寒烟,一月不下雨,人畜饮水愁。村民们吃着苞谷沙,谈着李小侠红军的故事,热心帮助老百姓是红军的根。

1977年我出生在团结组一个僻静的小院里。受到李小侠同志的影响,从懂事开始,我就产生了向党组织靠拢的梦想。14岁那年,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从此入党的愿望与日俱增。因为家里的生活拮据,念完初中我不得不离开养育我十几年的太头山。来到遵义城,我先后卖过菜,卖过米,卖过水果。后来我又尝试开家常馆,这期间,我存下了50多万元。回到家,我发现大多数家庭过年都摆脱不了吃玉米饭,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仿佛有一只只小手在抓我的心,我的心在流泪,我的心在出血。在我心里萌发了又一个抱负:“改变我的根。”

2007年我放弃了收入颇丰的家常馆生意,把精力转移到绿化苗上面来。我深知“要致富,先修路。”回到太头山,我就组织村民出工出力,修通了连接团结组每家每户的毛马路,接着向村民推荐各种绿化苗的栽培。然而村民的思想比较保守,我的苦口婆心几乎没有起作用。我只好租赁了20亩土地,工人从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的100多人,我的绿化苗基地逐渐超过100亩,绿化纯收入从开始的每年10多万元到50多万元。花桥村的部分农民开始跟着我踏上了种植绿化苗的顺风车。

2008年,我经过积极表现终于得到党组织的认可,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终于明白,作为党员,根不只是家,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能解决更多村民就业,为了能让绿化苗种植户们吃下定心丸,也为了履行好党员要“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这个根本要求。2011年8月,我组织花桥村苗木种植户成立了东盈苗木专业合作社,苗木种植让太头山的20多户村民陆续摆脱了贫困。2012年至今,我被团结组的村民一致推选为组长,这期间我组织村民每家每户安装自来水,我看见了村民脸上显露出的按捺不住的高兴。

太头山灌木丛生、野花遍野,为了能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2017年7月,我成立了太头山蜂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引领花桥村30余户80余名老百姓从事蜜蜂养殖,其中精准脱贫户9户,共有蜜源1600余群。公司自成立以来,经常为脱贫攻坚尽微薄之力,不但对本地区的养蜂精准脱贫户进行了技术指导,而且对播州区马蹄镇和枫香镇等地区进行了养蜂技术帮扶,公司业务现已拓展到区内外,一年来盈利40多万元。

如今的太头山新居遍野,组组通上了水泥路,村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余年来,我带领太头山周边的40余户村民从贫穷走向了富裕。在党员相关会议上,我常常为精准扶贫阐述自己的见解。入党十年来,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里时时装着老百姓,事事想着自己的根。自从拿到党员证这个红本本,我多次被三渡镇党委、新蒲新区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1月我有幸成为遵义市第五届人大代表。


讲述:刘休奇

撰写:黄明禄

单位:三渡镇新农小学

  


编辑:毛雨

作者:黄明禄

审核:冯波、龚小凤

上一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征文】行走韩城
下一篇:【校庆征文】师恩难忘

关注我们

征集网官方微信

征集网客服